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

南寧心理咨詢中心_親密關系中的過度依賴,其實是一種“饑餓”

發(fā)表時間:2022-11-06 16:42作者: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:南寧心理咨詢中心
你可曾在愛中感到無法離開自己的愛人?

然而,這也許并不意味著愛情的濃度,而是一種內心的匱乏而導致的依賴。在匱乏中,你們的關系也許會變成對方的負擔。

你可曾在關系中成為過對方的負擔?你是否意識到過,愛是一種給予的能力,而非過度的依賴?

圖片


01

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,就是將依賴性當成真正的愛,心理醫(yī)生天天都會碰到這類問題。

這種情形,多出現在因情感失意而極度沮喪的病人身上。他們無法忍受孤獨,甚至產生輕生之念或以自殺相威脅。他們痛苦地說:“我不想再活下去了!我沒有了丈夫(妻子、男朋友、女朋友),活著還有什么樂趣?我是多么愛他(她)啊!”

我不得不告訴他們:

“你描述的不是愛,而是過分的依賴感。確切地說,那是寄生心理。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,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,而對方是寄主。你們的關系和感情,沒有自由的成分。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,才結合在一起的。

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,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,以致無法正常生活,這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“依賴性”。

過分的依賴只能導致病態(tài)。

當然,我們必須區(qū)分病態(tài)的依賴和通常對于依賴的渴望。

人人都有依賴的需求和渴望,都希望有更強大、更有力的人關心自己。不管我們看起來多么強壯,也不管我們花多大的心思,竭力做出無須關心的樣子,但從內心深處,我們都渴望過依賴他人的感覺。

不管年齡大小,不管成熟與否,我們都希望擁有稱職的父親或母親陪伴左右。心理健康者承認這種感覺的合理性,卻不會讓它控制自己的生活。


02

假如它牢牢控制我們的一言一行,控制我們的一切感受和需要,那么它就不再是單純的渴望,而是會成為過分依賴的心理問題。
因過分依賴而引起的心理失調,心理學家稱為“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”,在所有心理失調現象中,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癥狀。

患有這種疾病的人,只是苦思如何獲得他人的愛,甚至沒有精力去愛別人,如同饑腸轆轆者只想著向別人討要食物,卻不能拿出食物幫助別人。他們寂寞和孤獨,永遠無法體驗到滿足感。

尤為可怕的是,他們甚至不知自己患上了“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”。他們不能夠突破自我界限,其人生價值依賴于同別人的情感關系。

有個30歲來訪者,請求我給予幫助。

因為就在三天前,妻子帶著兩個孩子離他而去。他問我,此前妻子曾三度威脅要離開家,原因是覺得他不關心家庭,不關心她和孩子。妻子每次發(fā)出威脅,他都會苦苦哀求,保證以后一定改正錯誤———包括改掉酗酒的惡習,但沒過多久,他就再次酗酒,對妻子和孩子的照顧,也沒有任何起色。妻子終于離他而去。

他兩天兩夜沒有合眼,以淚洗面,覺得人生失去了意義。他痛哭流涕地說:“沒有家人,我一刻也活不下去了。我真是太愛他們了!”

“那我就不明白了,”我說,“你不是承認妻子的抱怨是事實嗎?你不肯為她做任何事,想什么時候回家就什么時候回家,很少考慮她的需要。另外,你可以連續(xù)幾個月,不和孩子說話,也不同他們玩耍,如此看來,你和家人沒有感情。他們離開你,對你而言,應該沒有影響才對啊!”

“可是,你沒看出來嗎,”他說,“沒了妻子,也沒了孩子,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。雖然我不關心他們,可我是那樣愛他們。沒有他們,我就什么都不是了呀!”
當時,他的心情沮喪到極點,乃至失去了理智,我讓他兩天后再來找我。當然我從未想過,他的心情可能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觀。

可是,我再次見到他時,他居然一臉喜氣。他剛走進我的辦公室,就大聲說:“好了,一切都過去了!我的心情好極了!”我問道:“你的妻子和孩子回來了嗎?”

他喜滋滋地說:“沒有,他們沒有任何消息。不過昨晚到酒吧喝酒,我遇到了一個姑娘,她說她喜歡我。她的情形和我差不多———她剛剛和丈夫分手。我們說好今晚還要見面。我又是個正常人了,我知道自己是誰了,以后也不必再來治療了。”

他的變化之快,就如同變魔術一樣———這正是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患者的典型特征。他們不在乎依賴的對象是誰,只要有人可以依賴,就心滿意足。

只要通過與別人的關系,讓他們獲得某種身份或角色,他們就會感覺舒適,至于那是什么身份,對他們并不重要。
他們的情感關系,貌似熱烈,實則脆弱,因為他們構建情感的目的,只是為填補內心的空虛,有時甚至達到來者不拒的地步。


03

過度依賴者想要的,可能是情感上的陪伴,可能是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,而在依賴的過程中,他們真正的動機是什么呢?

過度依賴,在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。在親密關系中過度依賴對方的人,潛臺詞仿佛在說:我們關系好不好全看你了——就仿佛他們之間情感鏈接的保持,全都取決于對方的行動和選擇。

他們反復確認對方愛自己的狀態(tài),只有這樣才感到關系安穩(wěn)。當對方沒有配合這樣的確認,他們會勃然大怒,或者內心下狠心做出一些實際上最終傷害了關系的決定。他們沒有意識到,自己一樣為情感的鏈接負有責任——負有和對方相當的責任。

所以,過度依賴者否定了自己對感情應付的責任,否定了自己在關系中的能動性。
有些依賴者還將交出自我視為一種愛的犧牲,將之詭辯為一種愛的體現,借此進一步套牢照顧自己的人,還可能以愛之名脅迫對方。

在關系出現不如意的時候,他們很可能會說:“我都這么愛你,這么信任你,將自己全都交付給你,你竟然這么對待我。”

正是這樣的心理使得過度依賴者的關系或生活容易不穩(wěn)定或困難重重。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是過度依賴者,希望下面的幾點建議能有所幫助:

1、對愛心存渴望,但不害怕獨處

愛和親密關系并非個人生活的全部意義,而關系的維持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,所以美好的愛情、和諧的關系之于人生更像是錦上添花,不必用親密關系的有無作為自我評價的終極標準。

努力學會與自我相處,在孤單時也能自在生活。

2、多詢問自己的感受

單純地詢問自己的感受,容易大腦一片空白,可以在與其他人一起做選擇的情況下嘗試練習,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飯,去哪家餐廳、點什么菜時可以想想自己的需求,比如在朋友提出讓自己不情愿的要求時,坦誠地說明情況,嘗試拒絕。

剛開始可能會有不適感,要明白這只是由于不習慣造成的,而不是真的傷害到了自己或他人。

3、多為自己做決定,培養(yǎng)掌控感

從小事上培養(yǎng)掌握自我生活的能力,比如自己選擇假期去哪里旅游,自己做攻略;面對一些相對重大的人生選擇時,多搜集信息,努力獲得自己的判斷,將別人的建議作為參考,最后自己來做決定。

圖片


寫在最后

過度依賴的人,本質上都還是不足夠相信自己,也不足夠相信別人。

成長的過程,也是一個在獨立和依賴之間尋求平衡的過程。希望我們都能夠找到適度的依賴,而它要求我們的,是自信并能夠信任他人,對暴露脆弱并不恐懼,懂得求助,但最終我們保持自主性,依靠自身決定人生。

——END——

如果你/身邊的人有需要,「心翔心理健康中心」有擅長緩解情緒困擾、解決親密關系問題的咨詢師,可為青少年/成人提供專業(yè)的心理服務及幫助。


圖片


權威認證 | 你距離高薪就業(yè),還差一個情感咨詢師證!

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

圖片


-END-

咨詢是一個深入了解我們自己的渠道,你能在其中感受許多、獲得許多,如果你還在猶豫,或者對進行什么樣的咨詢存在顧慮,可以聯系我們的心理分析師

心理分析師會幫你探明現在的情緒和心理狀態(tài),幫助你更加明確哪些議題是最值得關注的,議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,以及,如果你需要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,什么樣的心理咨詢師是最適合你的。

數據顯示,經過"心理分析師"的幫助階段進入的心理咨詢,咨訪匹配度有效提升5倍。


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|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|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|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人妻 |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|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|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|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|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|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|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|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a|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|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|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|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|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|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|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|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|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|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|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|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|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| 国产愉拍精品手机|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|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|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|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|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|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| 国产AV国片精品|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|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|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|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|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