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
越是難熬的時候,越要自己撐過去發表時間:2020-01-18 09:54 成年人的世界,是一汪苦海,悲歡皆需自渡。 01 “研究生畢業,相戀3年的女友因為種種原因和我分了手。 半年后,我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,剛過實習期,每月工資1500塊。 那是2015年的元旦,前一天,母親剛做完一個手術,我趕上火車回家,到醫院已經凌晨4點多。 在醫院呆了兩天又往單位趕,上了一周班,突然接到父親電話,說爺爺不在了。 我回家幫忙料理完爺爺的后事,又接到醫生的電話,說母親病情又惡化,尿毒癥三期,快要撐不住了。 后來的一個月,我是在醫院陪著母親做透析度過的,母親問我女友怎么沒來,我含糊地說她忙呢。 公司有急事,領導連環電話找我,說再不回去上班就滾蛋。 我捧著手機在樓梯間不停說抱歉的時候,眼淚突然就繃不住了。 這就是我的2015。 生活就像是脫了線的毛衣一樣,從第一針開始,發展成無法收拾的殘局,孤立無助。” 評論區里,很多人說著溫暖的話,安慰他別硬撐,多找朋友傾訴。 也有人猜測他的現狀,擔心他會扛不下去…… 但他像消失了一樣,一條也沒有回復。 幾個月后,帖子終于更新了。 男生用淡淡的語調,寫完這段無助故事的后續。 “謝謝大家,我回來了,我很好。 春節的前一天,母親走了,我以為我會崩潰,但我沒有。 我也曾期待有個人能將一灘泥似的我拉起來,但我無人能靠。 我干脆辭了工作,回家收拾母親的東西。 我把那些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床邊,拉開窗簾,陽光照進來,母親種的植物還綠得那么鮮艷,我突然發現生活好像也沒那么糟糕。 我開始去健身,流汗讓我清醒。我還愛上了做飯,食物讓我安心。我每天都在閱讀,文字讓我平靜。 我突然發現,那些本積了一肚子、想要倒給別人的苦水,早已說不出口,也不必再說。 現在的我,已經來到一家新的公司,打算開始新的生活。 我也不再害怕什么,就好像經歷了什么考驗,未來只剩輕裝上陣?!?/span> 這個男生的故事,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治愈過我。 辛酸苦澀,心灰意冷,都是人生常態。 就像魯豫在她的《偶遇》中說的: “無論是誰,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,那是一條漫長、黝黑、陰冷、令人絕望的隧道。” 但成年人的世界,單槍匹馬、獨自戰斗,更是常態。 曾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張照片。 評論區里有一句很扎心的話: 人到了一定歲數,自己就得是那個屋檐,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。 誰都希望一生被愛,被人小心收藏,受了傷有人傾訴,受了苦有人依靠,疲倦的時候有人送上肩膀。 但經歷得越多越發現,這世上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,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獨地過冬。 越是難熬,就越要靠自己撐過去。 成年人的世界,是一汪苦海,你我都身處其中,悲歡皆需自渡。 02 哪怕你多么想抓住一片樹葉,抓住它就能撐起所有重量,但了秋天一到,樹葉也會離開枝頭,你只落得一場空。 到那時你才知道,人生所有的泥濘,要靠自己去趟。 趟過去,你就活成了一座山。 多年前的倪萍,站在舞臺上,光彩奪目。 但命運愛開殘忍的玩笑,再亮眼的人生,也要摻上無盡苦澀。 1999年,40歲的倪萍生下了兒子虎子。 虎子剛出生2個月,就被診斷出先天性眼疾,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有可能終生失明,甚至威脅生命。 倪萍一夜蒼老。 網友接受不了女神顏值驟降,吐槽她像“大媽”,“身材臃腫”,“皮膚松弛”。 倪萍自己也陷入了難以想象的焦慮和壓力中,學會了抽煙,整夜整夜失眠。 這就是人生最殘忍的真相:站在深淵里抬頭望,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孤獨。 好在,姥姥一句話點開了她:“自己不倒,啥都能過去;自己倒了,誰也扶不起你?!?/span> 倪萍驚醒,既然無人可依,那就獨自成軍吧。 她不再流淚,辭去了央視主持人的工作,告別了花團錦簇的一切,遠去美國為兒子求醫問藥。 醫藥費很快掏空了家,倪萍為了接戲掙錢,常國內國外來回飛,只坐便宜的經濟艙,賺了錢又飛回去給孩子治病。 甚至可以雙膝跪地,給正在發言的導演拍照。 倪萍的苦日子,終于熬出了頭。 現在的她,仿佛強大到無人能打倒,對未來也充滿了期待。 去年,倪萍的經紀人曬出一組倪萍沒有修過的照片,身材、狀態都好得驚人。 任何時候,將你從深淵拉上來的,必須是你自己。 當你一個人熬過所有的苦,再回首時,那些早已咽下的眼淚,都化成了鎧甲。 那些受過的傷,雖然不是什么好事,卻讓你更有力量面對世事無常。 03 這下面,有太多讓人動容的回答。 有人參加考試屢戰屢敗,屢敗屢戰,拼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,死磕到底。 那些生命中最難捱的日子,其實并無人站在你身后。 是獨自熬過去的你,書寫了后來的一切。 還記得《我的前半生》中的一句臺詞: 路要自己一步步走,苦要自己一口口吃,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,除此之外沒有捷徑。 不是所有苦,別人都能理解,你只有自我開導,而不是癱在原地咒罵人生不公。 不是所有累,都能有人陪,你只能學會自己承受一切,而不是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。 越是難熬的時候,越要靠自己。 唯有踏過眼前的荊棘,你才能真正與生活和解,在大風大浪面前波瀾不驚。 就像村上春樹在《海邊的卡夫卡》中寫道的那樣: “暴風雨結束后,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,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。 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:當你穿過了暴風雨,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。” |